---【轉載於粽子】---
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「月暈效應」。
從字面上來解釋,是說當我們夜晚抬頭看月亮時,所看到的並不是實際月亮的大小,而是包含月亮的暈光。
或者換個話來說,就是我們眼中的月亮比真正的月亮還大。 

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出現「月暈效應」呢?

我們舉個生活中的例子。有兩個女人,坐在同一張桌子喝飲料。其中一個把雨傘靠在桌邊,另一個在喝完飲料時,迷迷糊糊地居然順手拿起對方的雨傘就走。雨傘的主人大聲叫 :「喂!妳拿了我的雨傘!」,拿錯傘的那女人頓時一臉尷尬,紅著臉向對方道歉。由於發生了這件事,讓她想起得趕緊買把雨傘,順便也買一把給孩子,於是她便去買了兩把。回家的路上,她正巧又跟先前誤拿了對方雨傘的女人坐在同一輛公車上。結果,那女人注視著她手上的那兩把雨傘說:「我看妳今天的成績還不錯嘛!」

從上述的例子,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一個簡單的道理:「偏見」、或說「以偏蓋全」。人們在判斷別人時常有一種傾向,就是先把人概分為「好的」或「不好的」兩種。當一個人留給人的印象是「好的」時,人們就會把他的言行舉止傾向用「好的」角度去解釋。反之,如果一個人被歸於「不好的」的印象時,則所有一切不好的看法都會加諸他身上。這種概推的過程,我們就稱為「月暈效應」。人們所看到的,並不是真正月亮的大小,我們常將月亮周邊的光環也當作月亮的一部份;當一個人的印象被確立後,人們會自動地「印象概推」( Halo Effect ),將第一印象的認知與對方的言行聯想在一起。

在工作職場上也常有這種現象發生。當一個人工作表現好時,大家對他的評價便會遠遠高於他的「實際表現」。反之,當一個人表現不好時,別人眼中所認為的差勁程度,也會遠大於他真正差勁的表現。

這也說明了一件事,別人眼中的自己,有時比真正的自己還要「誇張」,所以對於一切是非好壞的評價,有時需要抱持著平常心。如果此刻處於別人口中的順境,我們必須瞭解,其實自己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好,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空間。如果是在逆境,則要對自己更有信心,別人以此刻的成敗來論斷你,其實並不代表你真正的實力,假以時日,正向地調整與努力,一定能渡過低潮。

雖然月暈讓我們誤會月亮的真正面貌,但有件事是肯定的:「月亮跟地球一樣,都是圓的」,別擔心此刻的不順遂,終有一天還是會轉到另一面喔!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一直很欣賞粽子的文章
他的遣辭用字總能讓我輕易的進入他所設定的情境中
有唸書的人還是比較能駕馭文字的俐落
更顯得自己的空虛
或許給自己一個藉口~我不是讀書的料吧!
益綜/粽子 - 無名小站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原味咖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